你家里有干冰吗?在收到生鲜或冷冻食品快递时股票配资网首页,里面通常都会放置干冰冰袋。
很多人都会顺手就把干冰冰袋放进冰箱,这看似平常的举动,实则暗藏巨大危险!
干冰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,但很多人不知道,干冰若储存、使用不当便会“暗藏杀机”!
把干冰当玩具摇
14岁少年手指被炸得深可见骨
前不久,一名14岁的少年维维(化名),在爸爸网购冰激凌的箱子里发现了用于冷藏的干冰,便拿走当成玩具玩,捏在手里反复摇晃。
突然,密封袋里的干冰发生爆炸,维维的右手瞬间鲜血直流,拇指虎口处被撕开一道约10厘米的伤口,深可见骨,肌肉组织断裂外露,还伴随着拇指骨折、关节脱位,整个拇指完全失去知觉。
见状,家人赶紧带他到当地医院包扎,随后紧急转往医院手足显微外科。
经治疗,维维的拇指保住了,但后续还需长期康复训练,才能慢慢恢复手部精细动作功能。
维维懊悔不已:“早知道干冰这么危险,我绝对不会去玩。”
干冰不是“冰”
爆炸威力堪比鞭炮
干冰原来这么危险吗?但它又不是冰,那究竟是什么呢?
干冰,又名固态二氧化碳,通常为无毒无味的白色固体,形状不一。
干冰在常温常压下,可以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,升华时体积膨胀800倍至1000倍,加入热水后会急剧加速升华产生大量烟气。
医生介绍,如果将干冰装在密封袋里摇晃,随着气体不断增多,袋子承受不住压力就会爆炸,爆炸产生的威力是普通鞭炮的数倍,瞬间的杀伤力不容小觑。
干冰和普通冰袋
有什么不同呢?
从外观上看,干冰通常是白色块状或颗粒状,质地较为坚硬,而且会不断有白色烟雾散发出来,这是它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遇冷形成的,而且外包装标注“干冰”或“Dry Ice”;
而普通冰袋一般是塑料袋包装的水凝胶或冰粒,外观相对透明,不会有烟雾产生。
从温度来说,干冰温度极低,用手触摸会有强烈的刺痛感,甚至会冻伤皮肤,而普通冰袋温度虽然低,但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刺痛感。
另外,干冰在常温下会直接升华消失,不会留下液体;普通冰袋则会融化成水。
还有,正规的干冰包装上通常会有 “干冰”“固态二氧化碳” 等标识,以及安全提示,而普通冰袋可能会标注 “冰袋”“蓄冷剂” 等字样。
所以,当我们收到带有干冰冰袋的快递时,正确的做法是:千万不要把干冰冰袋放进冰箱。
可以将干冰冰袋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空旷地方,让它自然升华。
如果想加快干冰的处理速度,也可以把干冰放在温水中浸泡,但一定要注意在通风环境下操作,并且不要直接用手接触。
干冰使用不当
可能造成致命危险
01
爆炸
在密闭容器中使用干冰:干冰在常温下易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,导致密闭容器内压力升高,超过容器承受极限后产生爆炸。
在冰箱内放置干冰:干冰的升华温度约为-78.5℃,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-4℃至-24℃之间,因此干冰放入冰箱后,会持续升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,致使冰箱内部压力过大,发生爆炸。
02
窒息
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人呼吸困难,如果在较封闭的空间内,短时间就可引发窒息,危及生命。
03
冻伤
干冰是温度在-78.5℃以下的固态二氧化碳,直接接触皮肤会瞬间带走热量,非常容易造成冻伤,甚至导致皮肤坏死,重则伤及肌肉、骨骼。
收到冷链包裹
如何安全处理干冰?
01
别让孩子触碰
家长要把干冰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,防止儿童因为其“烟雾缭绕”而好奇把玩,明确告诉孩子干冰不是玩具。
02
拒绝密闭空间
切勿将干冰存放在矿泉水瓶等密闭容器中,或保存在冰箱里;干冰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。
也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空间内存放使用干冰。
03
接触必戴防护
不要直接接触干冰,为避免冻伤,可使用防冻手套或夹子拿取干冰。
04
受伤立即就医
当人体皮肤接触干冰后出现冻伤,应对周围皮肤热敷并使用冻疮膏进行处理,若冻伤情况严重,应及时就医。
一旦被干冰炸伤,应马上就医,以免耽误治疗。
干冰是生鲜冷冻“保鲜利器”,在此提醒,收到干冰应通风放置妥善处理,密封存放会爆炸,徒手接触易冻伤。
若不慎被干冰炸伤冻伤,请立即就医!
编辑:Selex
图文来源:广东DV民生现场、三农头条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广东最生活出品,转载请联系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