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病患者(如精神分裂症或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)承受着沉重的症状负担。长期以来股票配资网首页,研究主要聚焦于缓解幻觉、妄想等“阳性”症状,这也是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目标。
然而,研究表明,精神病患者同样饱受阴性症状(情绪低落、动力和乐趣缺乏)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困扰。这意味着他们在记忆、学习、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方面存在困难,这对其生活造成巨大影响,也是许多慢性精神病患者需要社区支持的重要原因,构成了医疗成本的很大一部分。
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对学习和认知过程至关重要,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靶点。例如,在中,我们会使用药物增加乙酰胆碱水平。但部分抗精神病药物(如氯氮平和喹硫平)本身会阻断乙酰胆碱受体,同时,我们常联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来减轻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(如肌肉强直或运动障碍)。这些做法都导致了乙酰胆碱水平的下降。
综合来看,我们不得不思考:精神病患者所见的认知问题,是否部分与我们处方的药物有关?
近期发表在《
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》上的 Mancini 等人(2025)的研究,探讨了抗胆碱能药物与精神病患者认知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。
研究方法
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。他们检索了三个数据库,纳入了观察性研究和临床试验。研究对象为18岁以上成年人,涵盖整个精神病谱系,包括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以及精神病超高危个体。
排除了主要诊断为焦虑症、神经发育障碍或非精神病性心境障碍等的研究。仅纳入使用客观量化认知评估工具的研究,排除了依赖自我报告的研究。
核心发现
40项研究(共涉及5,188名受试者)被纳入荟萃分析。受试者中大部分(87.6%)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其余为首次发作精神病。64.5%为男性,平均年龄38.6岁。研究分为三类:
使用临床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与抗胆碱能药物负荷:
发现抗胆碱能药物负荷与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。
涉及领域:整体认知、言语学习、视觉学习、工作记忆、处理速度、注意力、执行功能、社会认知。
使用血清学(实验室)指标评估认知功能与抗胆碱能活性:
发现血清抗胆碱能活性与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。
涉及领域:言语学习、工作记忆、执行功能。
比较减停抗胆碱能药物前后的认知功能:
发现减停抗胆碱能药物显著改善了认知功能。
涉及领域:言语学习、工作记忆、执行功能。
关键解读:“负相关”在此意味着,无论是抗胆碱能药物负荷增加,还是血清抗胆碱能活性升高,都与上述特定认知领域的表现下降相关联。更重要的是,临床实践中有望通过谨慎减药带来认知获益。
结论与启示
作者总结道:这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,抗胆碱能药物负荷与精神病患者更差的认知功能相关,而减少抗胆碱能药物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。从临床角度看,减停抗胆碱能药物可能有益。
这项研究对大量患者具有重大临床意义。几十年来,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的研究重点一直是“阳性”症状,但焦点正逐渐转向这些疾病中虽被低估却极具致残性的领域——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。认知症状对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,导致高失业率和社区支持需求。
阅读这篇论文令人振奋,因为其应用就在眼前,与我们的日常临床工作息息相关。抗精神病药物不可或缺——我的经验是它们常常是变革性和挽救生命的。同样,抗胆碱能药物在减轻痛苦、不适的副作用方面也至关重要。然而,这项研究促使我们反思这些药物的负担,特别是何时需要重新评估其必要性。
重新审视抗胆碱能药物:临床建议
Chengappa 等人(2025)针对 Mancini 研究的社论(Chengappa et al., 2024)提供了实用的临床建议:
识别合适患者:病情稳定至少6个月,且目前没有锥体外系副作用者。
共同决策:采取医患共同决策模式。
逐步减停:减药过程应缓慢(历时数月)。
密切监测:定期复诊,监测精神病性症状、副作用是否再现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。
参考文献
Mancini V, Latreche C, Fanshawe JB, et al. (2025) Anticholinergic burde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sychosi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Am J Psychiatry ; 182:349–359.
大话精神编译,转载请联系编辑部。
投稿请联系:dahuajingshen@126.com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